如何做好经济活动分析?
为突破制约提升经济活动分析水平的瓶颈,提高质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分三个层次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
第一个层次就是:全面比对,显现差异,做好会计报表分析。
“全面”:一要做到范围全。
就是要把全部会计报表以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损益、生产经营费用和现金流量这五大报表为核心分类,将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生产经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辅助报表全部纳入会计报表分析范围。
二要做到层次全。
每个层次的分析主体都要完成对本层次全部报表的比对分析,并将比对结果逐级上报,使每个上级对所汇总或合并的全部会计报表情况全面掌握。
“比对”:一是与实际与预算比。
二是实际数表内比。
三是实际数与上月比、与上几个月比、与上年比。
四是同一类型单位比。
五是不同类型单位比。

这一层次工作的目的就是“显现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的重点体现在对差异的控制,对正向差异要鼓励、奖励,要总结经验、推广经验,要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对负向差异要控制,要抑制,要消除,要分析,要防范,要转化。
只有显现出差异,分析透差异,控制好差异,才能避免生产经营大起大落,才能保证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
通过会计报表比对反映出来差异存在是必然的,从分析的角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反映出来的差异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按照重要性原则,根据比对排序结果确定目标,选取差异大、影响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
第二个层次就是:分类计算,定性定量,做好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体系的形成是多年管理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再到理论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结果,是随着管理实践的积累形成的揭示定性判断的精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新的财务指标不断出现,原有财务指标的内涵不断丰富。
灵活运用财务指标分析的功能,充分借鉴其定性反映问题的优势,做好财务指标分析是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按常规的分析方法把财务指标分成四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
在财务管理权集中的情况下,不同管理级次的分析主体都要对这四类指标进行分析,所不同的是下级分析的目的在于印证管理行为的科学性,上级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和控制。
因此,在分析时要对所有已确定的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基准指标相比较,得出相应的结果和判断。
把每类指标中的每个指标都要确定一个基准值(或目标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实际指标的好坏。
要把财务指标计算结果按月计算,连续描述,形成财务指标变化趋势,反映工作成果,预测未来走势。
经过财务指标分析这一过程,定期对整个企业进行常规的、全面的体检,根据各项体检指标与标准值之间的对比情况,得出对身体状况的判断,身体健康的,继续锻炼,加强营养,保持活力;
经过诊断有病的,圈定疾病类型,进行深入诊断,根据症状判断病情轻重,拟订治疗方案,开出对症药方。
第三个层次就是:把握重点,提出对策,做好经济活动分析。
做好前两个层次的分析工作目的就是要覆盖全面、显现差异、突出重点,为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奠定可信的基础,提供分析、决策的抓手。
经济活动分析就是要分析经济活动,在这个层次中就是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常规工作中的重大差异和非常规工作中的重点工作。
要集中70%以上的人力、精力、时间关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重大差异和重点工作,做到分析透彻,同时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供领导决策。
经济活动分析这个层次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析报告结构千篇一律、分析内容面面俱到、常规问题长篇大论、重点问题蜻蜓点水的状况,要抓住重点、关注要害、解决关键、务求实效。
经济活动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经济活动分析一般由四个步骤组成,既:对比找出差距,研究查明原因,计算确定影响,总结提出建议。
在每一步骤中,则贯穿运用一定的方法,现分别说明如下:1、对比找出差距对比找出差距,在一般情况下,也是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起始点。
对比或比较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实践中,作为对比标准的主要有:(1)同预定目标、同计划成定额相比(2)同上期或历史最好水平相比(3)同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对比所运用的方法,通常称为比较法。
比较所利用的指标数据,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者是相关比例数。
在运用对比找差距方法时,必须注意经济现象或经济指标的可比性,即被比较的现象或指标,必须在性质上同类,范围上一致,时间上相同。
2、研究查明原因在对比找出差距的基础上,研究查明差距(或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分析工作的重要一步。
每项经营活动的结果,都可能由很多的原因造成,或者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原因或因素有些是密切联系的。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这种联系,经过逻辑判断和推理,确定经济指标间相互关系的模式,排成固定的公式,在分析中加以运用,以确定差距产生的原因。
3、计算确定影响计算确定影响,就是根据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或原因,计算它们的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具体影响,以明确作用的方向(有利或不利)和影响程度的大小。
根据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就便于在进行决策和制定措施中,抓住主要矛盾,有重点地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确定原因和计算影响,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也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步骤,称为确定影响的因素。
计算因素的影响,即测定各个因素变化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通常采用“连环代替法”或者它的变形“差额计算法”。
4、总结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的结果,总结企业的工作,提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提供领导作为进行决策、制定措施的参考,以充分发掘企业的潜力,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亚洲bet356体育app所以,总结提出建议,是整个分析工作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