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财会人员职务犯罪亦呈高发态势。
这些财会人员的职务犯罪,严重损害了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由虚荣心和攀比思想引发。
财会人员每天都在与钱打交道,由于受社会上腐朽思想、拜金主义的影响,心理上不平衡,盲目攀比,思想观念出现偏差。
在没有钱,但又要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情况下,于是就将手伸向其经管的公款。
(二)财会人员犯罪普遍存有侥幸心理。
财会人员职务犯罪大多利用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现在财会系统电子化做帐普及的情况下,很多犯罪嫌疑人往往在做案时认为自己是高科技作案,作案手段隐蔽,只要把帐薄冲平,不会查出什么问题,从而产生一定的侥幸心理,并且认为即使被发现,查处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
有的财会人员从小规模作案频频得手,事后长时间没有人发现,更加“
坚信”
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会被查处,继续铤而走险,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管不严。
从查处的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情况来看,很多发案单位的 财务管理 混乱。
有的发案单位尽管制定了详细的财务制度,但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未严格进行财会检查、稽核,使财会人员犯罪如“
探囊取物”
,即使出现了财会人员职务犯罪也不能及时发现。
此外,还有许多单位领导对下属财会人员失去监管,从办理的多起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案来看,很多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财会人员职务犯罪起初并不知情,有的还颇感意外,至使这些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愈演愈烈。
(四)新《会计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不够。
从开始实施的新《会计法》对会计职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法律要求,对会计管理设计了详尽的制度规则,对违反《会计法》的责任也作了严格的规定,但《会计法》的贯彻落实并不尽如人意,宣传不到位,不仅不少单位的直接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不了解、不熟悉条文的规定,就连一些会计人员也不甚了解或未深入学习,执行也不到位,一些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对《会计法》的落实监督检查不力,对内部出现的一些违反《会计法》的事件也未严格进行处罚,有的单位出于种种原因甚至在发现犯罪后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瞒犯罪事实,使财会人员职务犯罪得不到及时的查处。
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对新《会计法》的学习 教育 。
要广泛宣传新《会计法》,强化各单位的教育培训,无论是单位会计还是单位领导都应当全面熟悉和掌握条文的有关规定。
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依法履行职责,实现会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真正发挥《会计法》的管理约束作用。
(二)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强化监督力度。
要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落实各项财务制度,强化会计机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审批制度、会计监督制度,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加强对报销单据的审核工作,堵塞漏洞。
强化外部监督,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到位,对搞两本账、帐外帐以及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要及时予以曝光,严肃查处。
强化审计力度,做到内审与外审相结合、普遍审与专项审相结合,通过审计及时发现财会人员职务犯罪隐患。
(三)大力推行会计委派制度。
会计委派制无疑是规范财务制度、减少单位财务漏洞的重要手段。
这一制度的实行,将强化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之间的制约,真正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
推行会计委派制,一方面要把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放在财会岗位上,不仅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或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数年的经历等,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廉政操守。
另一方面要使财会人员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既便于行使会计监督职责,又便于所在单位对其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进行监督。
(四)加强财务公开,使基层财务工作透明化。
在所查处的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大部分案件发生在基层乡镇站所,造成这种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财务工作不公开,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
针对这种情况,应强化财务公开意识,建立财务公开的制度,对一些基层单位的资金收支情况能向社会公示的尽量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犯罪分子有所顾忌。
(五)加强对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调查研究。
组织召开由审计、财政、经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结合近年来财会人员犯罪的发案情况,分析犯罪的特点、原因,研究并提出防范对策,将形成的意见以检察建议的形式发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定期组织人员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调查。
(六)加大对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力度。
对违反财务制度侵吞、挪用单位公款的违法乱纪行为,要严格依法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警示教育,防微杜渐,以查处的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震撼、启迪财会人员。
检察机关要开展行业预防,通过发检察建议、深入发案单位上法制教育课等手段,帮助案发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遏制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
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财会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或给予其他严厉的处罚。
成为优秀的财务人员 方法 做事先做人。
财务人员的“
德才兼备”
也非常重要,要做好参与人,成长人,贴心人这三种角色。
财务工作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为人素质。
财务人员首先是领导的心腹,遇事要有主见,凡事要多和领导商量。
注意,领导不喜欢财务人员没有思想主见,也不喜欢财务人员给他出专业方面的难题。
最好的办法是,提出问题以后附上建设性建议,由领导拍板。
这样领导会认为你既尊重他,又会做事,有能力。
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消极等待,对工作、目标都积极争取,以自我激励来代替抱怨与指责;
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积累宝贵 经验 ;
此外还要做在公司中受人欢迎的人,一心一意为公司着想,把同事看成自己的家人,全心投入无怨无悔。
良好的心态。
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还应具备3种良好的态度。
首先应重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在平凡的岗位,也要做出不平凡的成果,只有重视了自己,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

但是总以自我为中心是不行的,整个公司的大熔炉,需要我们融入,因此团队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的是整体贡献,而不是个人表现,每人都应保有最温馨的亲和力,保持主动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自觉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像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都需要知识作为最有力的竞争力。
“
活到老,学到老”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公司的发展,全力以赴,做真正有能力担当这个工作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
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多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会引导你在专业方面越学越深,能力越来越强,而且你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
其次,你要勤奋工作。
一是勤奋工作的人在哪里都会受到欢迎,任何老板都会喜欢勤奋工作的人,勤奋工作会让你的事业蒸蒸日上。
二是因为许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在你工作中才能学到,勤奋工作会让你积累很多实践经验。
为什么会计人员越老越吃香?就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所以说,勤奋工作是在为你的成功积累资本。
第三,你要善于钻研和创新。
这是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一种锐意进取的心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如果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是提高不了自己专业水平的。
如此日积月累,你的专业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超越常人。
第四。
你要学会用宏观角度和长远目光来分析和看待问题。
这是一种财务筹划的战略 思维方式 ,你要学会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自己,用这种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达到这种高度,你就会运筹帷幄,掌管财务全局了。
发展充实自己,培养优秀素质,专心致志做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司信誉,把公司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用心打造工作,做合格的螺丝钉,真正成为优秀的财务人员。
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扎实。
要做好财务工作,专业素质要过硬,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
知识面不仅限于财务会计,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是T型的知识结构。
即在专业知识方面必须有相当的深度,这包括会计、审计、税务、投融资活动等;
同时它还必须掌握一定其他知识的范围广度,这包括经济法律、 企业管理 、企业兼并和重组、本企业的生产技术基本知识和预决算知识、谈判技能、公司治理等等。
平时学习一定要注重专业以外的知识的积累,比如谈判技能,工作中肯定会直接、间接地参与一些投标或合同签订业务,这里我们是以财务专家的身份出现的,当然要有技能才行,可能关键时刻我们的发言也许就是机会的转折。
同样作为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如果我们对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不了解,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成本管理职能,切中时弊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就不能为企业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出具的财务数据准确与否,财务分析是否恰当,财务管理是否到位,对于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管理者做出的决策正确与否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也影响着企业决策者对于公司发展方向做出决策。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财务活动时的依据就是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的健立健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企业所制订的财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办事,公平、公正、公开。
财务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
财务数据的准确与否,不仅体现着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也决定着企业财务成果的准确与否,这关系到企业管理者所作出的决策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企业决策者的决策。
因此,作为财务人员,必须做好财务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如实反映财务成果,客观分析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供企业决策者参考。
财务数据也是商业秘密的一部分,作为财务人员对于自己所掌握的、所熟知的财务数据是不能随意透露的,必须守口如瓶。
财务数据都是从企业的各部门中汇集而来的,因此财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融洽,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要做好,这样才能取得最真实、最基储最实在的财务数据。
财务人员什么情况下属于犯罪
法律主观: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一)隐蔽性强。
易倍emc官网财务人员犯罪也可称为“职业犯罪”,即财务人员使用专业技术手段实施犯罪,隐蔽性较之一般犯罪强。
犯罪人员往往利用单位资金、帐户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落实实施犯罪。
作案手段除常见的收款不入帐、以少报多、重复报帐、利用保管印章的便利私自开银行支票提取现金、隐匿、伪造、变造银行对帐单、虚增债务等外,还有不少是利用计算机作案。
(二)从事营利活动成为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直接诱因。
根据案例分析,财务人员因赌博、经商、炒股实施贪污、挪用犯罪成为发案的直接诱因。
(三)“小金库”成为相对集中的发案部位。
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表明,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违反《会计法》规定,在基本帐户以外开设多个帐户截留资金,形成的“小金库”日益成为滋生职务犯罪的温床,大量的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与“小金库”有直接的关系。
(四)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相互勾结,共同犯罪。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有不少是单位领导与有关财务人员相互勾结共同作案。
由于此类案件的单位领导直接参与作案,使得单位的财务工作失去监督,犯罪易于得逞。
(五)犯罪手段多样化。
由于财务人员直接经管着单位的财务,犯罪手段十分繁多。
他们有的采取收取现金不入帐或多收少记的手段贪污公款;
有的采取“大头小尾”、“开阴阳发票”的手段,贪污差额款;
还有的采取虚报冒领的手段侵吞公款。
更有甚者,公款私存、贪污利息;
将本单位公款通过银行转到其他单位帐上,再提出现金;
“靠山吃山”,把公款作为自已的“小金库”,大肆侵吞或挪用。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